布里斯班格里菲斯大学和上海复旦大学的一份报告显示,到2023年,中国在亚太地区的投资增长37%,达到近200亿美元,约合312万亿印尼盾。中国约50%的投资流向东南亚,其中印尼是其中最大的接受国,即73亿美元或约113.88万亿盾。其中大部分金额来自TikTok收购PT GoTo Gojek Tokopedia Tbk (GOTO)旗下电子商务部门Tokopedia 75%的股份,价值8.4 亿美元或13.1万亿盾。这是继去年10月监管机构迫使TikTok将其购物功能与社交媒体功能分开后,这家中国互联网巨头重返印尼电子商务的努力的一部分。该报告还指出,约170亿美元的投资是建筑合同,部分资金来自中国贷款。与2022年相比,这些建筑合同的价值增长了约14%。这些数字与去年亚洲发展中国家的外国直接投资总额下降12%形成鲜明对比。该数据发布的同一周,中国政府制定了2024年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5%左右的目标,与去年的目标相同。
大多数海外活动都集中在“一带一路”倡议的国家,北京致力于建设从亚洲延伸到欧洲及其他地区的基础设施网络。格里菲斯亚洲研究所所长表示,中国对“一带一路”非沿线国家的投资跌至历史最低点1.2亿美元,这一数字较2022年已创历史新低的数字下降了90%。“一带一路”参与者也占建筑合同的92%。他们在2023年发现的最有趣的趋势是,中国通过能源和矿业投资出现了强劲的绿色投资参与,以及中国对该地区的参与,这与现有趋势相反,即上升而不是下降。中国参与度(建筑合同和投资的结合)数据显示,活动开始恢复到疫情大流行之前的做法。过去投资是中国参与该地区事务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到了2021年,建筑业占比首次超过70%。去年投资约占总参与度的54%,接近大流行前的水平。另一方面,从2022 年开始,菲律宾、蒙古、缅甸、巴布亚新几内亚、塔吉克斯坦和土耳其的中国参与度下降了 100%,这表明根本没有新的投资或建设项目。原因有多种,但通常是政治和经济风险的综合作用,例如菲律宾和中国的双边关系正在降温。
由于南亚国家的政治动荡和对武装分子的担忧,中巴经济走廊(CPEC)的参与度下降了约74%,澳大利亚的参与度下降了约66%。总体而言,去年中国私营企业在亚太地区投资中占据主导地位。与前两年相比,这次加入的中国玩家更多。与去年一样,建筑参与主要由国有企业主导。大多数新的私人投资者都参与了能源和电池材料转型,这凸显出中国已跻身世界关键矿产和可再生能源行业供应链的顶端。浙江华友钴业是全球最大的钴精炼企业之一,占中国在亚洲投资总额的21.2%。阿里巴巴的电子商务集团以11.6%的贡献位居第二。中国的金属和采矿业,特别是与绿色转型相关的资源,如锂和电动汽车用镍等电池材料,主要集中在印尼、韩国、越南和孟加拉国。该行业的投资额达到53亿美元(82.68万亿盾),较2022年增长130%,但仍低于2018年和2019年的速度。电动汽车领域的著名投资包括浙江华友钴业与LG化学在韩国成立的合资企业,以及中国汽车制造商在泰国、越南和马来西亚等国的工厂。
与整个“一带一路”倡议类似,中国对亚太地区的参与并不总是符合北京追求“小而美”项目的战略。“一带一路”实施十年后,人们纷纷谈论要调整力度,采取更加温和的措施,特别是考虑到中国当前的经济问题。然而2023 年投资的平均交易规模仍然很高,为4.99亿美元(7.78 万亿盾)。这一数字是2021年低点1.95亿美元(3.04万亿盾)的两倍多,但略低于2022年记录的5.83亿美元(9.09万亿盾)。对于建筑项目,交易价值增至4.01亿美元。到2023年,这一数字为2.85亿美元(4.45万亿盾)。报告还预测,今年中国在亚太地区的投资和建设将进一步复苏,绿色转型日益紧迫以及国内需求疲软促使中国企业在海外寻找机会是催化因素。中国可能会继续参与大型战略基础设施项目,但这些项目可能不会带来直接的经济利益,指的是铁路、公路和港口,原因是中国正在努力避免依赖脆弱的运输路线。
印尼成为中国在亚太的最大投资目的地
#印尼成为中国在亚太的最大投资目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