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_1]
和平日报,2024年3月9日,客家之旅,深圳,惠州,河源,梅州,潮州,汕头,揭阳 9天游, 3月9日已到达梅州,今天自由活动,旅客各自回乡拜访亲戚,我也顺这机会回乡拜祖。
中国人是世界上最有祖先崇拜传统的一个民族。在每个家族中,往往都有一个场所来供奉已去世的祖先的神主牌位,所以,旧时的每个家族都会有本家族的祠堂,并给它取一个堂号,目的是让子孙们每提起自家的堂号,就会知道本族的来源,记起祖先的功德。
邹氏家族亦是如此。“堂号”是家族门户的代称,是家族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古代同姓族人多聚族而居,往往数世同堂,或同一姓氏的支派、分房集中居住于某一处或相近数处庭堂、宅院之中,堂号就成为某一同族人的共同徽号。
同姓族人为祭祀供奉共同的祖先,在其宗祠、家庙的匾额上题写堂名,因而堂号也含有祠堂名号之含义,是表明一个家族源流世系,区分族属、支派的标记;是家族文化中用以弘扬祖德、敦宗睦族的符号标志;是寻根意识与祖先崇拜的体现。
例如邹氏家族范阳堂:秦汉时期,邹氏人有一支从今山东省境内迁至范阳,后发展成为望族,所以邹氏人以“范阳”为堂号。此外,邹姓的主要堂号还有:“清隐堂”、“回春堂”、“古经堂”、“敦睦堂”、“显忠堂”、“中和堂”、“敦本堂”、“元恺堂、”三古堂”、”睦亲堂“、”承启堂“、”序论堂“、”泰和堂“、”南阳堂“等。
“堂号”多源自本姓祖上某一历史名人的典故事迹或趣闻佳话。例如:碣石堂:战国时期的邹衍,深通阴阳、盛衰、兴亡之道。燕昭王招贤,专门建造了碣石宫来招待邹衍。
讽谏堂:战国时期的邹忌,看到齐威王不喜欢听别人向他提意见,于是以巧妙的方式规劝他。齐威王接受了他的意见,下令:凡是对他提出意见的人可以得到不同的奖赏。一开始大家都争着给他提意见,两个月以后,提意见的人很少了,三个月以后,提意见的人几乎没有了,大家把能提的意见都提完了。齐威王收集了这些意见,改正了自己的错误,把国家治理得很好。这就是邹忌讽谏的结果。所以邹氏又称“讽谏堂”。
历来每个姓氏、每个宗族、每个家族,都有自己的堂号。堂号的历史悠久,应用广泛,在中国宗法社会中有非常重大的意义和作用。邹氏家族庞大,堂号在邹氏家族发展演变的过程中,对于凝聚宗族,记录光荣事迹,更是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雨林编辑, 梅州报道)
[ad_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