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_1]
和平日报,2023年6月7日,據日本廣播協會(NHK)今日(6日)報道,日本東京電力公司於當地時間5日開始向福島第一核電站核污染水排海隧道中注入海水。另外,日本「東京電力公司」昨天(5日)發表報告表示,上個月在福島第一核電廠港灣內捕獲到的海水魚「許氏平鮋」,體內不但輻射超標,輻射元素「銫」的含量超過日本《食品衞生法》所規定標準的180倍。
據東京電力公司表示,6日白天排海隧道內將注滿約6000噸海水。日本漁業從業者始終對核污染水排海計畫表示反對。
有關日本福島第一核電廠內「核廢水」稀釋入海計畫,東京電力公司6月5日已開始將海水注入排放管道。隨著排放管道工程幾乎完工,東京電力公司計畫在6月底前完成剩餘設備工程。
根據日本放送協會(NHK)6日報導,有關持續存放於福島第一核電廠內,含有「氚」等放射性物質的「核廢水」(ALPS處理水),日本政府暫定將稀釋到國家標準以下濃度後,於今年夏天左右排放入海,因此東京電力正在進行相關設備工程中。
在該工程中,長約1公里的海底排放管道,於今年4月完成了挖掘工作,由於相關器材的撤除也已完成,因此東京電力公司從5日下午3時半左右,開始進行將海水注入管道的作業。經稀釋處理的核污水將透過該隧道,排放至離岸1公里的大海。
海底排放管道的核廢水運送機制,為排放管道內部注滿海水後,把從陸地灌入的稀釋核廢水送往離岸排放口。
東京電力表示,6日中午左右就能在排放管道注滿約6000噸的海水,未來待回收管道內剩餘的挖掘機器後,該工程就將告終。
另一方面,圍繞著核廢水的排放,擔憂「風評被害」(指受某事影響而遭受外界負面觀感)的漁業人士,依然一貫地反對核廢水排放入海,日本政府指示的排放入海時間逼近,如何獲得反對人士理解持續成為焦點。
據日本《共同社》報道,東京電力近日在福島第一核電廠內捕獲的許氏平鮋身上,驗出了放射性元素「銫」「銫」的含量達到每公斤1.8萬貝克(Bq),為日本食品衛生法所定標準值的180倍。該海魚於福島第一核電廠1號機組至4號機組靠海一側被捕獲,當地設有防波堤,並有放射性物質濃度較高的核污水流入。東京電力公司表示,將設置護網,防止魚類游出港灣。
福島第一核電廠在2011年311大地震遭受海嘯侵襲後發生核子事故,持續注水冷卻反應爐內熔融核燃料棒時產生的污染水等,透過淨化裝置去除氚以外多數輻射物質剩下的水,就稱為「核廢水」(含氚廢水,即ALPS處理水)。
有關排放計劃遭到漁民以及中韓政府猛烈抨擊。中國國家原子能機構主任、國際原子能機構中國理事張克儉,早前在奧地利維也納出席國際原子能機構6月理事會,嚴厲抨擊日本排放福島核污染水。
( 雨林编辑,来源: 星岛日报 )
[ad_2]